移动馈线系统和室外光缆
(1)馈线进入机房前应有防水弯,防止雨水进入机房。防水弯低处应低于馈线窗下沿。
(2)馈线拐弯应圆滑均匀,弯曲半径应大于或等于馈线外径的 20 倍。(软馈线大于或等于外径的10 倍) 。
(3)馈线与天线连接处、与设备侧软跳线连接处应有防雷器;馈线在室外部分的外屏蔽层应接地,接地线一端用铜鼻子与室外走线架或接地排应可靠连接,另一端用接地卡子卡在开剥外皮的馈线外屏蔽层(或屏蔽网)上,应保持接触牢靠并做防水处理。
架空明馈线
架空明馈线是在电杆上架一对或多对明导线,一对导线构成一个电信道。电磁波沿这对导线以近似于光的速度(300000km/s )向前传播,也内电流的变化状态近似于光速向前传送,这样就可以把电信号高速地从一地传送到另一地。
在架空明导线中传送电流时,由于集肤效应的现象,会导致交流电阻随着信号频率变高而增大。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?在导体内通上内外磁场的方向和大小都是交变的,这将在导线内产生感应电动势,在这两个内外感应电动势的作用下,在导线中将产生的电流和原导体中流率愈高感应电动势愈大。因为导线内层比外层部分有更多的电力线包围,所以导线中心感应电动势比外层要大。换句话讲,在导线中心的电流小,随着频率曾高,此现象愈显著,这种现象称为集肤效应,它将增大导线电阻。由于集肤现象,在导线中心处几乎无电流流过,利用该现较便宜的金属制成,所以现在的架空明线普遍用双金属导线,例如铜包钢天线明馈线。
常用的架空明馈线有平行双线、边联四线、交叉四线等。架空明馈线的优点是传输损耗小、结构简单、架设方便、成本低,缺点是存在辐大,主要用于短波和超短波通信。
馈线是连接在电台和天线之间的同轴电缆。在选择时应注意如下的指标:阻抗:50Ω(市面上一般有75Ω和50Ω两种,请注意区别)衰减:每米馈线对信号衰减分贝(u88)数,哀减越小越好。线径:馈线的直径越粗和屏蔽层越厚实的馈线衰耗越小。馈线连接头:馈线的两头必须和天线和电台的接头匹配,连接头的阻抗也为50Ω,而且必须牢靠连接。馈线在留有余地的情况下尽可能短。安装馈线时避免折弯,馈线应固定好,不能随风飘荡,天馈接头要拧紧并用放水胶布缠牢,方向由下往上以防雨水渗入。在有条件的地方,能把馈线的外铜皮与大地相连接。